close

IMG_0547-M.JPG 
(我身邊這些美眉每個都比我年輕又漂亮)

關於年齡這件事情,在不同的情境下,自己對自己的認知(Self-concept)常會與外人對你的認知不同,這些認知不在於數字所代表的意義,而是你如何定位自己,或者是你與環境之間的關係。雖然在出國唸書之前,我很愛在嘴巴喊著自己老了,但老實說,我心裡不是100%這麼想,那比較像是一種預防針,在還沒有出現症狀之前,先保護自己。

畢竟大學畢業開始上班時,大家聽到我的年次露出驚訝表情的那些記憶仍然猶新呀。而後來這幾年的工作,身邊的朋友、同事,不管新的舊的,不是跟我年紀相當,就是比我年長。在這樣環境中的我,雖然知道我的每一天都離大學畢業那天越來越遙遠,但年紀越來越大這件事情,對我來說,沒有太多實際的威脅,直到我踏入蘭卡校園那一天。

當我發現我不少同學是1988年出生,我真的好震驚,嚇到的不是因為她們如此年輕,而是發現自己原來已經這麼老。關於年紀與自我認知這件事情,就這樣突然跳上檯面來,成了我這幾個月生活,很難拋開的適應不良。我觀察她們,看看自己,在外表上,也許不容易發現太多差異;但只要開口講話、交換想法、合作互動,就很難假裝看不見那段因為年齡差異而存在的距離。

這讓我深深懷念我遠在亞洲小島上的親朋好友(尤其是比我年長的那些:P)。有她們在身邊,我好像還有一些可以耍笨出糗不長進的空間,那是我舒適的生活圈,我可以今天搞怪弄個孔雀蛤顏色的爆炸捲髮,明天講一些莫名其妙又裝可愛的話,我當然可以,因為我年紀就是比較小嘛。

但在蘭卡,在我同學眼裡,我可能是個常戴著大黑框眼鏡,常躲在房間懶得social,一點都不有趣的無聊大姐。好玩的是,這樣的形容,不是真的有哪位同學對我說過,但我對自己的認知突然就因為意識到年齡這件事情而改變了,我覺得這就是她們心中的我。

在消費者行為理論中,生活中出現的經驗與自我認知出現不一致 (Inconsistence)的情況,通常被視為一種威脅,這種威脅不是改變自己認知,就是會出現強烈抵抗拒絕改變的傾向,以維持一個舒適的自我認同,而不管是接受或是拒絕改變,都有可能反應在消費這件事情之上。

這代表著:如果這個碩士要讀3年,我可能會跟著她們穿螢光Leggings頭上戴大花常常跑趴。但目前的真實情況是,我比較傾向改變自己認知,承認自己老了,反映在消費模式上,我可能會開始追求昂貴但可以代表熟女生活品味的高級消費品,用以區別,且穩定我的舒適的自我認同。這很有趣不是嗎?我justify 自己可以擁有Chanel 2.55或是一瓶2萬塊的乳液的理由是因為我覺得我老了,而不是我的年薪有多少。

看來,接受自己突然就這麼熟了,也不是件壞事嘛 :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avelor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